
為了讓下一代能順利成長,良好的懷孕環境是打造健康寶寶的第一步,女性想兼顧職場與母親角色,有賴工作環境的安全維護。今年5月勞委會與全台9間醫院合作,開設職業母性健康諮詢門診,依照婦女所提供資料並參考法規,給予職務建議,讓計畫懷孕、懷孕中以及哺餵母乳的婦女可依此調整工作。報導╱王璐華、張雅淳 攝影╱陳逸宏 部分圖片╱資料照片
職業醫學科醫師范豪益建議,為了幼兒的健康,婦女可以在計畫懷孕的時候就先至門診評估,了解工作環境是否存有不利生育的危險因子。另外,諮詢時最好攜帶近2~6個月的班表,詳述自己的工作內容,若是工作地點有張貼物質安全資料表,也可一併提供,讓醫師更了解工作環境中的健康危害與毒性資料。
先了解

刺激環境 影響胎兒
孕期中應避免過度操勞及刺激的生活環境,長期處在噪音、振動、游離輻射、冷熱溫差大的環境,或是需要久站、久坐及異常輪班、搬重物等工作型態,如護理人員、隨車人員等,皆可能提高早產或流產機率。

生物病原 感染母體
醫療產業人員如醫護人員、實驗室人員、畜牧產業,或處理動物產品的工作者,這些職業可能長期暴露在弓漿蟲、傷寒桿菌等生物性病原中,母體有較高的罹病風險,或透過胎盤及哺乳影響幼兒。

化學物質 增死胎率
從事石化、重金屬相關工業或化學性產業工作,長期暴露在如鉛、汞、鉻、砷、氯氣、抗癌藥等化學物質中,可能會引起不孕或增加流產率、死胎率,也可能透過哺餵母乳的媽媽而影響胎兒健康。
這樣做

配工建議書助協調
經醫師評估職場環境對生育或幼兒可能造成傷害,會提供勞工與事業單位的專業建議,或開立個人化的配工建議書,婦女可依此向雇主協調溝通。
最高可罰台幣6萬
若雇主未依配工建議書為員工調整工作型態,等同違反《勞工安全衛生法》第13條,員工可向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各區的勞動檢查所申訴,經查證屬實可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6萬元以下罰鍰。

醫師說 評估潛在危險
職業醫學科醫師 范豪益
透過門診的評估,可以讓婦女了解工作環境中有哪些潛在的危險,適合懷孕前、孕程中及哺餵母乳的媽媽來做諮詢。
模特兒╱劉研伶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