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新科中研院士 國內學者創新高」 (陳映竹報導)

象徵學術界最高榮譽的中研院士,日前公布新科院士名單,今年共有四十五位候選人,激烈競爭之下,最後二十人脫穎而出,摘下學術桂冠。

今年院士名單最大的特色就是,國內學者占六成,首度超越國外學者,創下歷史新高。其中生命科學組七位新科院士,就有六人是國內學者,前所未見。 中研院長翁啟惠分析,「國內學者共有十二位,這次比以前進步,國內院士選上比例提升,希望未來能更高。」
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突破性地選出外科醫師,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魏福全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中研院士。六十六歲的魏福全專長是顯微重建,曾獲選世界重建顯微外科醫學會理事長,是世界級的顯微重建權威。

當選院士,魏福全感性地說:「當院士是我的夢,能坐在這裡,真的太榮幸。」他表示,外科醫師很難在科學領域上受到肯定,當選院士不只代表外科醫師,而是代表了外科醫師也可以當科學家,對外科醫師是很大的激勵。

對於現今醫界面臨內、外、婦、兒四大皆空的困境,不少醫生轉而投身醫美界,魏福全感慨,他的資歷最適合做醫美,但他選擇一條少人走的路,專門對先天畸形、癌症、外傷進行重建,不只挽救他們的健康,也挽救尊嚴。

此外,今年院士名單也顯現出對環境變遷的重視,兩位地球科學領域學者出線,數理組第一高票當選的江博明是地質專家、劉紹臣是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。更有專長是水稻基因研究的中研院分子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余淑美,是糧食危機下重要的應用研究。

余淑美出身農家,深知台灣的農業技術層獨步全球,但問題也是一籮筐,經五次提名終於當選院士 ,他希望能為國家多做一些事。

余淑美是水稻基因研究先驅,是國內外水稻研究領域裡,獲得最多專利的人。余淑美感嘆,國內對基改作物限制多,讓他「英雌無用武之地」,研究成果被迫技轉國外。然而,人口爆炸、加上氣候變遷,各國都在討論對策、研究基改作物,台灣也不能再避談相關議題。

不過,今年的院士選拔也暗藏隱憂,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分析,平均年齡其實較前幾屆有偏高的現象,且人文和社會組提名和當選人數都是各組最少,讓人憂心是否人才凋零!李遠哲表示,如果中研院不能成為全國精英匯 集的地方,就很難進一步提升台灣學術水準。

【加入MSN 新聞粉絲團】

內容來源 :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 : 2012/7/23 09:20

本文出自 健康醫藥 – 遠離慢性病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cahl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